逸策文学

逸策文学 >大明崇祯开局一根绳 > 第148章 除奸(第1页)

第148章 除奸(第1页)

“回皇爷,四川山路难行,高时明这会应该还没到。不过。。。袁继咸应该收到圣旨了。”袁继咸。。。只是辅助,能否诛杀左良玉犹未可知。更何况成败关键不在他,而是在秦良玉这位七旬老将身上。想到这,崇祯甩甩头,继续在心中复盘上中下三条路线的作战计划是否有纰漏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他必须从谋略角度万无一失才行。见崇祯不说话,王承恩想起袖子里还有一封阎应元的密信,于是急忙上交:“皇爷,这是阎应元给陛下的密信。”崇祯接过密信打开扫了一眼后眉头一皱。那些商人不仅仅帮助建奴输送物资,还帮着建奴传递大明朝堂内部情报。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十分好,所以那些商人也不知道藏在朝廷内的奸细到底是谁。看来抓内奸还得靠自己。崇祯刚想到这个问题,李若琏来了。“皇爷,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殿外求见。”王承恩怕打扰崇祯的思绪,压低声音汇报。“让他进来吧。”李若琏目光如炬,走进殿门后先是四处看了看,见没有其他人后方才跪地施礼:“臣李若琏叩见陛下。”“有消息了?”崇祯缓缓抬起头。之前他安排锦衣卫秘密监视兵部官员,看来李若琏已经有收获了。果不其然,李若琏立刻回答道:“是陛下,截止今日查到三个可疑之人。分别是兵部右侍郎金之俊,礼部右侍郎杨汝成,还有前工部尚书张凤翔。”来了来了!崇祯兴奋的站了起来,李若琏这人是真办事,刚交代给他十来天的功夫,现在就有了结果。果然是能人。不过。。。兵部之外竟然也有奸细?他早就知道朝里有坏人,只是没想到坏人竟然如此多。兵部和户部有建奴内奸他还能理解,毕竟一个掌管全国之兵,一个掌管全国钱粮。只要得到这两个部门的消息,就等于掀开了大明的底裤。建奴为何敢屡次入关?肯定是获得了兵部相关情报:如九边重镇的兵力部署,各城镇的城池防务,甚至是户部各地钱粮库存的消息。没有这些情报,当时的皇太极绝不敢轻易入关。如果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是袁崇焕提供的情报,那么袁崇焕死后皇太极情报从何而来?当然还是兵部。可是杨汝成和张凤翔又在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?李若琏等崇祯点头后才继续说道:“兵部起草诏书的当晚,金之俊便与杨汝成偷偷前往张凤翔的府邸之中,深夜后方才离开。”“随后几天时间里,每当宣府传来塘报,金之俊便想方设法与张凤翔见面,杨汝成偶尔陪同。”“为避免打草惊蛇,他们谈了什么锦衣卫并未查明,但今天一早张凤翔的一个家丁骑马出城,朝北往密云方向疾驰而去。”“臣按照陛下的指示并未阻拦。”崇祯掐指算了算,距离五月末还有不到一个月,如果建奴想入关劫掠,需要提前准备兵马粮草。而情报比粮草准备的时间还要早才行。如果想给建奴通风报信,这个时间不早也不晚,刚刚好。“陛下,要动手吗?”见崇祯不说话,李若琏问道。“当然要动手!”崇祯没有任何犹豫。内奸传递假情报的消息已经完成,留着他们已经没用了。在没有确切证据下,崇祯也没想好该从何查起。流贼围城时他可以用阴招甩锅给别人,现在流贼兵退,没人背锅了。思索片刻后,崇祯有了主意。“从杨汝成身上查!”“杨汝成?”李若琏都懵了,“他只是偶尔陪同,就算知道线索也十分有限,臣提议直接把金之俊抓进诏狱,不信他不招。”崇祯淡淡一笑,“就从杨汝成查,今晚悄悄将他抓进诏狱,最迟明天就有收获。”李若琏顿了顿,领命离开。崇祯选择杨汝成为突破口并非他位高权重,而是此人极其怕死。正史上李自成攻进北京后,杨汝成做了两件事。第一件事是把家里好看的小妾全部送给李自成的几员大将,并带着一家老小投降李自成。第二件事是将价值连城的古玉、金壶托人转送李自成,并且接受李自成的封赏成了大顺官员。为表忠心,他写了一封投降书在书中称李自成为陛下,并歌颂赞扬李自成的丰功伟绩。然而李自成兵败后,杨汝成不知为何又带着妻儿老小赶到南明,想混个一官半职。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被南逃的士绅告发,结果被弘光下旨处死。齐聚文学如此怕死之人,绝不会是李若琏的对手。果不其然,第二天天还没亮李若琏就已经在殿门外等候。“皇爷,李若琏在殿外求见,说是杨汝成招了。”王承恩在暖阁外轻声说道。崇祯立刻来了精神,这次不仅让奸细传递了假情报,同时将朝中的内奸连根拔起。可谓一石二鸟。他穿好衣服宣李若琏进殿。李若琏没有想象中的疲惫,反而一脸轻松,精神饱满。“陛下,杨汝成刚走进诏狱的门就招了!臣本想昨夜就来汇报,怕打扰陛下休息,于是现在才来,请陛下治罪。”“这算哪门子罪,快说说具体情况。”“是,杨汝成说罪魁祸首并非是他和金之俊,而是张凤翔!”原来,张凤翔才是建奴在大明内部的棋子。张凤翔历任吏部侍郎,工部尚书,兵部侍郎等职。由于在崇祯二年十一月被下狱,虽被释放却对朝廷怀恨在心,于是从那时起便与建奴取得了联络。并想方设法向建奴传递消息。他先是用金钱拉杨汝成下水,紧接说服金之俊,金之俊见建奴在辽东崛起,便毫不犹豫的两头押注。于是,这些朝廷内部至关重要的消息,被千里之外的建奴轻易获取。。。崇祯没有想象中的愤怒,只是感到有些悲哀。权臣一封信,前线将士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。到头来,这些权臣又把矛头指向领兵的将领,弹劾他们兵败之罪。也罢,既然权臣作乱,就灭他们九族,以正视听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